新聞資訊
聯系我們
公司電話:0531-84230099
公司傳真:0531-86959893
銷售部電話:13206403321
銷售辦事處:濟南市歷下區花園路歷下軟件園E座5F
廠 址:濟南市濟陽縣濟北開發區
Q Q:2040484872巴頓資訊
公示|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監測報告表
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
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監測報告表
建設單位: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
前 言
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位于濟陽縣回河鎮駐地G220線西側,是一家專門從事復混肥料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公司租賃濟南阿帕奇機械有限公司土地和廠房。公司現有項目為新建年產2萬噸摻混肥料生產項目和平面布局優化改造項目,2015年9月14日,原濟陽縣環境保護局對新建年產2萬噸摻混肥料生產項目進行了批復,批復文號為濟陽環報告表[2015]45號,2017年6月針對新建年產2萬噸摻混肥料生產項目生產過程中建設內容的變化編制了變更環境影響可行性說明,2017年8月7日原濟陽縣環境保護局對新建年產2萬噸摻混肥料生產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做了批復,批復文號為濟陽環建驗[2017]31號;2018年11月29日,原濟南市環境保護局對平面布局優化改造項目進行了批復,批復文號為濟環報告表[2018]53號,該項目企業未進行建設。
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占地2000m2,總建筑面積2000m2,項目總投資500萬元,以外購豆粉、葡萄糖、氨基酸、微生物菌種等為主要原料,經接種、培養、發酵、灌裝等工藝生產水溶肥1000噸;以發酵液、豆粉和輕質碳酸鈣為原料,經混料、造粒、篩分包裝等工序生產微生物肥料1000噸。2020年3月,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委托濟南稷德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為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編制了環境影響報告表。2020年5月12日,濟南濟北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對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進行了批復,批復文號為濟北開報告表[2020]12號。
擴建項目2020年5月開始建設,于2020年10月建成。2020年11月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委托山東魯控檢測有限公司承擔了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的驗收監測工作,監測技術人員于2020年11月08日進行了現場勘察,收集了相關的技術資料,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要求,制定了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驗收監測方案。依據監測方案,于2020年11月10日~11日進行了現場采樣、監測和調查,出具了驗收監測報告,根據監測結果,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編制了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
表一
建設項目名稱 |
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 |
||||||
建設單位名稱 |
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 |
||||||
建設項目性質 |
新建 改擴建√ 技改 遷建 |
||||||
主要產品名稱 |
微生物肥、水溶肥 |
||||||
設計生產能力 |
微生物肥1000噸/年、水溶肥1000噸/年 |
||||||
實際生產能力 |
微生物肥1000噸/年、水溶肥1000噸/年 |
||||||
環評時間 |
2020年5月 |
開工日期 |
2020年5月 |
||||
調試時間 |
2020年10月 |
驗收現場監測時間 |
2020年11月10~11日 |
||||
報告表審批部門 |
濟南濟北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
環評報告表編制單位 |
濟南稷德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環保設施設計單位 |
/ |
環保設施施工單位 |
/ |
||||
投資總概算 |
500萬元 |
環保投資總概算 |
30萬元 |
比例 |
6% |
||
實際總投資 |
500萬元 |
實際環保投資 |
30萬元 |
比例 |
6% |
||
驗收監測依據 |
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年1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3號發布,根據2017年7月16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國環規環評[2017]4號《關于發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的公告》; 3、環境保護部令 第16號《關于廢止、修改部分環保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中對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的修改; 4、魯環辦函[2016]141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的通知》; 5、環境保護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環評管理中部分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環辦〔2015〕52號); 6、《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7、《濟北開發區管委會關于對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濟北開報告表[2020]12號); 8、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方案。 |
||||||
驗收監測標準 標號、級別、限值 |
1、《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 37/ 2376-2019)表1重點控制區標準(顆粒物10mg/m3)。 2、《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標準(無組織1.0mg/m3)。 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1、表2要求 3、《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晝60dB(A)、夜50dB(A))。 4、《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修改單標準。 |
表二
一、工程建設內容 本項目位于濟陽區回河街道國道220線以西,利用廠區現有生產車間進行建設,廠址東側為山東濟陽機械廠,南側為山東白馬永誠數控機床有限公司,西側為農田,北側為閑置廠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具體地理位置為北緯36°55′06″,東經117°06′32″附近。 項目具體地理位置見附圖1和附圖2。 項目占地2000m2,總建筑面積2000m2,項目總投資500萬元,以外購豆粉、葡萄糖、氨基酸、微生物菌種等為主要原料,經接種、培養、發酵、灌裝等工藝生產水溶肥1000噸;以發酵液、豆粉和輕質碳酸鈣為原料,經混料、造粒、篩分包裝等工序生產微生物肥料1000噸。項目平面布置圖見附圖3。 項目工程組成見表1,項目主要生產設備見表2。 表1 項目工程組成表
表2 項目主要生產設備一覽表
|
||||||||||||||||||||||||||||||||||||||||||||||||||||||||||||||||||||||||||||||||||||||||||||||||||||||||||||||||||||||||||||||||||||
二、原輔材料消耗及水平衡 1、原輔材料消耗見表3。 表3 原輔材料消耗情況
2、給排水 (1)給水 項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網提供,用水主要為生產用水。 ①工藝用水 生產工藝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純水,工藝用水量為150m3/a,純水為外購; ②消毒用水 項目采用電加熱蒸汽消毒方式對生產設施進行消毒滅菌,蒸汽不斷損耗補充純水,年補充水量約2.0m3/a,純水為外購。 ③設備清洗用水 設備定期清洗用水量為1.5m3/次,平均每三天清洗一次,年設備清洗用水量為150m3/a; ④廢氣吸收廢水 項目發酵廢氣采用水吸收,設置吸收水箱,產生的廢水每30天更換一次,每次更換用水量為1.5m3/次,年用水量為15m3/a。 綜上所述,項目用水量為317m3/a,其中外購純水152m3/a,新鮮水用量為165m3/a。 (2)排水: 項目廢水主要為設備清洗廢水和發酵廢氣吸收廢水。 設備清洗用水為150m3/a,損耗量按20%計,設備清洗廢水產生量為120m3/a,作為有機肥原料回用,不外排。 發酵廢氣吸收廢水產生量按用水量的80%計,廢水產生量為12m3/a,作為有機肥原料發酵用水回用,不外排。 3、供電 項目供電由市政供電所統一供電,從附近的供電線路接入,能滿足用電需要。 4、生產供熱與生活供暖 發酵罐采用電加熱,車間不考慮供暖,辦公取暖采用分體式空調,職工飲水采用電熱水器,不建設燃煤(油)鍋爐、茶水爐。 5、消防 本項目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要求布置滅火器。生產車間及辦公區配備適當數量的手提式或懸掛式干粉滅火器,用于撲滅初期火源。 |
||||||||||||||||||||||||||||||||||||||||||||||||||||||||||||||||||||||||||||||||||||||||||||||||||||||||||||||||||||||||||||||||||||
三、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 1、工藝流程簡述 本項目以外購豆粉、葡萄糖、氨基酸、微生物菌種等為主要原料,經接種、培養、發酵、灌裝等工藝生產水溶肥1000噸;以發酵液、豆粉和輕質碳酸鈣為原料,經混料、造粒、篩分包裝等工序生產微生物肥料1000噸。主要生產工藝簡述如下: (1)接種培養:外購的菌種在實驗室進行接種并初步培養。 (2)發酵:初步培養的菌種液與外購的葡萄糖、氨基酸、豆粉等原材料投入發酵罐內進行發酵,投料采用人工加料,主要污染物為投料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和發酵過程中產生的NH3等。 (3)灌裝:二級發酵液即為成品發酵液,采用機泵通過管道投入到混合儲罐中,部分發酵液經全自動灌裝線包裝后作為水溶肥產品外售,水溶肥采用桶裝。 (4)混合、造粒:部分發酵液與輕質碳酸鈣、豆粉一起投入到粉劑混合機中,攪拌過程中密閉操作,混合攪拌后通過密閉輸送帶送至自動計量包裝機,產品采用袋裝,包裝后的產品作為粉劑微生物肥外售。產生的主要污染物為混料和包裝過程中的粉塵。 項目生產工藝如下圖:
2、主要污染工序 (1)廢氣 項目生產過程中廢氣主要為投料、篩分、混合、包裝過程產生的粉塵和發酵過程產生的NH3等。 (2)廢水 項目廢水主要為發酵廢氣吸收廢水和設備清洗廢水。 (3)固廢 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廢主要是廢包裝材料、除塵粉塵。 (4)噪聲 項目噪聲主要來源于空壓機、機泵等裝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噪聲。 |
表三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處理和排放 本次驗收主要針對以下內容進行: 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的廢氣處理及達標情況、噪聲防治及廠界噪聲達標情況、固體廢物處理情況、環境管理等方面內容。 1、廢氣 項目生產過程中廢氣主要有投料、篩分、包裝粉塵、發酵廢氣等。 (1)投料、篩分、包裝粉塵:投料采用人工加料,經集氣罩收集,采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高15m的4#排氣筒排放。 (2)發酵廢氣:發酵過程主要產生CO2、NH3和少量異味,經集氣罩收集,采用水吸收設施經水吸收處理后,通過高15m的5#排氣筒排放。 2、廢水 項目廢水主要為設備清洗廢水、發酵廢氣吸收廢水,項目不新增生活污水。 設備清洗用水為150m3/a,損耗量按20%計,設備清洗廢水產生量為120m3/a,作為有機肥原料回用,不外排。 發酵廢氣吸收廢水產生量按用水量的80%計,廢水產生量為12m3/a,作為有機肥原料發酵用水回用,不外排。 3、噪聲 本項目新增噪聲源主要是混料機、篩分機、空壓機、造粒機、上料機等機械設備,合理布置各類噪聲源,并采取消音、隔聲、減震等降噪措施。 4、固體廢棄物 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為一般工業固廢,包括廢包裝材料和除塵粉塵,不新增生活垃圾。 (1)廢包裝材料 進廠袋裝、桶裝原料使用后空桶、空袋等列為廢包裝物,收集后外售給廢品收購站。 (2)除塵粉塵 項目加料及篩分過程中會產生粉塵,經集氣罩收集通過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排放,布袋除塵器收集的粉塵主要為豆粉和輕質碳酸鈣,作為微生物肥的原料回用于生產。 |
表四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主要結論及審批部門審批決定 一、環評主要結論 本項目位于濟陽區回河街道國道220線以西,利用廠區現有生產車間進行建設,廠址東側為山東濟陽機械廠,南側為山東白馬永誠數控機床有限公司,西側為農田,北側為閑置廠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具體地理位置為北緯36°55′06″,東經117°06′32″附近。 項目占地2000m2,總建筑面積2000m2,項目總投資500萬元,以外購豆粉、葡萄糖、氨基酸、微生物菌種等為主要原料,經接種、培養、發酵、灌裝等工藝生產水溶肥1000噸;以發酵液、豆粉和輕質碳酸鈣為原料,經混料、造粒、篩分包裝等工序生產微生物肥料1000噸。 項目勞動定員5人,由現有職工調劑,不新增員工,實行白班制,工作8小時,年工作300天。 1、環保措施情況: ①有組織廢氣 投料、篩分過程產生的粉塵經布袋除塵后通過高15m的4#排氣筒排放,排放濃度滿足《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2376-2019)中表1重點區標準要求(10mg/m3),排放速率能夠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顆粒物排放速率要求。 發酵廢氣經發酵罐集氣罩收集方式接入水吸收設備去除NH3,廢氣經處理后通過高15m的5#排氣筒排放,能夠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2標準要求。 ②無組織廢氣 項目未被收集的粉塵和NH3作為無組織排放,根據預測,廠界NH3能夠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1要求,廠界粉塵能夠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無組織排放濃度監控限值的要求。 綜上,經采取合理處理措施后,項目廢氣對周圍環境影響可接受。 2、項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排入附近排水溝。 項目營運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為設備清洗廢水、發酵廢氣吸收廢水,設備清洗廢水產生量為120m3/a,作為有機肥原料回用,不外排;發酵廢氣吸收廢水產生量為12m3/a,作為有機肥原料發酵用水回用,不外排,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 現有項目化糞池采取粘土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底、壁刷防滲材料,可以滿足防滲要求,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較小。 3.固體環境影響分析 進廠袋裝、桶裝原料使用后空桶、空袋等列為廢包裝物,廢包裝物產生量為0.5t/a,收集后外售給廢品收購站;項目加料及篩分過程中會產生粉塵,經集氣罩收集通過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排放,除塵粉塵年產生量為1.36t/a,作為微生物肥的原料回用于生產。對環境影響較小。 4.噪聲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噪聲主要來源于混料機、篩分機、空壓機、造粒機、上料機等裝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噪聲。噪聲值在80~85dB(A)之間。項目選用低噪聲設備,全部置于車間內,對高噪聲設備安裝基礎減振、隔聲罩等降噪措施后,降噪20~25dB(A)。 采取的主要措施:生產設備采用行業低噪聲設備,全部設置在生產車間內,空壓機設置單獨的隔聲間,高噪聲設備的車間盡量不要安排在靠近廠界的地方,設置減震墊,定期進行設備檢修,加裝潤滑劑,減輕設備運轉時產生的噪聲等。 綜上所述,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用地為工業用地,符合用地要求,符合濟北·智造城(產業園)總體規劃;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經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和廢物綜合利用措施后,滿足污染物達標排放、總量控制要求,對周圍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噪聲的影響較小。在嚴格落實本次環評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本項目是可行的。
二、批復落實情況 表4 環評批復落實情況
三、項目變更情況 據現場調查,本項目實際建設與環評、環評批復的要求有以下變更: 1、廢氣 環評中投料粉塵、篩分粉塵經布袋除塵處理后通過1根高15m的排氣筒排放,發酵廢氣經水吸收設備吸收后通過粉塵排氣筒排放。實際建設中變更為投料粉塵、篩分粉塵經布袋除塵處理后通過高15m的4#排氣筒排放,發酵廢氣經水吸收設備吸收后通過高15m的5#排氣筒排放。 2、生產設備 環評中統計布袋除塵器2臺,實際建設中,由于工藝中產生顆粒物的環節比較集中,因此變更為1臺規模較大的布袋除塵器。 根據環辦[2015]52號《關于印發環評管理中部分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和環境保護措施五個因素中的一項或一項以上發生重大變動,且可能導致環境影響顯著變化(特別是不利環境影響加重)的,界定為重大變動。屬于重大變動的應當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不屬于重大變動的納入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綜合以上變化情況,該項目不屬于重大變更。 |
表五
驗收監測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 監測過程中的質量保證措施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頒發的《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管理規定》(暫行)的要求進行,實施全過程質量保證。保證了監測過程中生產工況負荷滿足驗收監測技術規范要求和各監測點位布置的科學性和可比性;監測分析方法采用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標準(或推薦)分析方法,監測人員經過考核并持有合格證書;監測數據實行了三級審核制度,經過校對、校核,最后由技術負責人審定。 1、氣體監測分析 為了確保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可靠性、準確性,在本次驗收監測中對監測全過程包括布點、采樣、實驗室分析、數據處理等各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具體要求如下: (1)驗收監測工況負荷達到額定負荷的75%以上。 (2)現場采樣、分析人員經技術培訓、安全教育持證上崗后方可工作。 (3)本次監測所用儀器、量器為計量部門檢定合格和分析人員校準合格的。 (4)監測分析方法采用國家頒布的標準(或推薦)分析方法。 (5)所有監測數據、記錄必須經監測分析人員、質控負責人和項目負責人三級審核,經過校對、校核,最后由授權簽字人審定。 (6)根據被測污染因子特點選擇監測分析方法,并確定監測儀器。 2、噪聲監測分析 噪聲監測質量保證按照《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有關規定進行,測量儀器和聲校準器均在檢定規定的有效期限內使用;測量前后在測量的環境中用聲校準器校準測量儀器,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則,本次測量無效,重新校準測量儀器,重新進行監測;測量時傳聲器加防風罩,當風速大于5m/s時,停止檢測;記錄影響測量結果的噪聲源。 表5 噪聲儀器校驗表 單位:Leq dB(A)
|
表六
驗收監測內容: 一、有組織廢氣 1、投料、篩分、包裝粉塵4#排氣筒 監測點位:排氣筒進、出口 監測因子:顆粒物; 監測頻率:監測2天,每天3次;同時記錄風速、風量 2、發酵廢氣5#排氣筒 監測點位:排氣筒進、出口 監測因子:NH3; 監測頻率:監測2天,每天3次;同時記錄風速、風量 二、無組織廢氣: 監測點位:廠界上風向設置一個對照點,下風向廠界外10m內設置3個監控點; 監測因子:顆粒物、NH3、臭氣濃度; 監測頻次:監測2天,每天4次。 三、廠界噪聲: 監測因子:噪聲Leq(A); 監測點位:廠界四周各布設一個點,共設4個點; 監測頻次:晝間1次,共監測2天。 四、檢測方法及儀器 表6 檢測方法
表7 檢測儀器
|
表七
驗收監測期間生產工況記錄: 一、驗收工況要求 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國家環?偩2002[13]號令),驗收監測期間生產負荷需達到75%以上,方可進行現場監測。當生產負荷小于75%時,需通知監測人員停止監測,以確保監測數據的有效性。 二、監測期間工況調查情況 根據現場調查,在2020年11月10日~11日驗收監測期間,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正常運行,各項環保設施運行穩定,根據企業內部統計的驗收監測期間產品產量,監測期間項目工況為滿負荷生產,滿足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對工況的要求,因此本次監測工況為有效工況,監測結果能作為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依據。 |
|||||||||||||||||||||||||||||||||||||||||||||||||||||||||||||||||||||||||||||||||||||||||||||||||||||||||||||||||||||||||||||||||||||||||||||||||||||||||||||||||||||||||||||||||||||||||||||||||||||||||||||||||||||||||||||||||||||||||||||||||||||||||||||||||||||||||||||||||||||||||||||||||||||||||||||||||||||||||||||||||||||||||||||||||||||||||||||||||||||||||||||||||||||||||||||||||||||||||||||||||||||||||||||||||||
驗收監測結果: 一、有組織廢氣監測結果: 表8 有組織廢氣排放檢測結果
根據驗收監測數據,投料、篩分、包裝粉塵廢氣經集氣罩收集,采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高15m的4#排氣筒排放;顆粒物排放濃度可滿足《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2376-2019)表1重點控制區標準要求(10mg/m3),處理效率為72%,項目顆粒物年排放總量為0.17t/a,滿足濟南市濟陽區建設項目污染物總量審核確認書(JNJYZL[2020] 016號)年排放量0.19t/a的要求;發酵廢氣經水吸收設備去除氨后,通過高15m的5#排氣筒排放;氨排放量可以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2標準(4.9kg/h),氨去除效率為73%。 二、無組織廢氣監測結果: 表9無組織廢氣檢測結果
表10 檢測氣象條件
由無組織廢氣監測結果表明,廠界無組織顆粒物濃度能夠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1.0mg/m3)要求;廠界NH3應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1要求。 三、噪聲監測結果: 表11 噪聲監測結果
項目夜間不生產。從噪聲監測結果分析,各廠界晝間噪聲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晝間60dB(A))。 |
表八
驗收監測結論 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位于濟陽區回河街道國道220線以西,利用廠區現有生產車間進行建設,廠址東側為山東濟陽機械廠,南側為山東白馬永誠數控機床有限公司,西側為農田,北側為閑置廠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具體地理位置為北緯36°55′06″,東經117°06′32″附近。擴建項目于2020年5月開始建設,于2020年8月建成,占地2000m2,總建筑面積2000m2,項目總投資500萬元,以外購豆粉、葡萄糖、氨基酸、微生物菌種等為主要原料,經接種、培養、發酵、灌裝等工藝生產水溶肥1000噸;以發酵液、豆粉和輕質碳酸鈣為原料,經混料、造粒、篩分包裝等工序生產微生物肥料1000噸。 為了確保各項環保措施的順利實施,污染物處理及排放滿足要求,公司制定了環境管理制度和監控計劃。各環保設施均有專人負責,日常管理到位。該公司未配備專門的環境監測人員及監測設備。每年監測任務委托有監測資質的公司進行。 1、驗收監測工況 根據現場調查,在2020年11月10日~11日驗收監測期間,山東巴頓化肥有限公司擴建年產2000噸微生物肥料、水溶肥項目正常運行,各項環保設施運行穩定,根據企業內部統計的驗收監測期間產品產量,監測期間項目滿負荷運行,滿足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對工況的要求,因此本次監測工況為有效工況,監測結果能作為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依據。 2、廢氣 項目生產過程中廢氣主要有投料、篩分、包裝粉塵和發酵廢氣。 (1)投料、篩分、包裝粉塵:投料、篩分、包裝粉塵廢氣經集氣罩收集,采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高15m的4#排氣筒排放。 (2)發酵廢氣:發酵廢氣經水吸收設備去除氨后,通過高15m的5#排氣筒排放。 根據驗收監測數據,投料、篩分、包裝粉塵廢氣經集氣罩收集,采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高15m的4#排氣筒排放;顆粒物排放濃度可滿足《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2376-2019)表1重點控制區標準要求(10mg/m3),項目顆粒物年排放總量為0.17t/a,滿足濟南市濟陽區建設項目污染物總量審核確認書(JNJYZL[2020] 016號)年排放量0.19t/a的要求;發酵廢氣經水吸收設備去除氨后,通過高15m的5#排氣筒排放;氨排放量可以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2標準(4.9kg/h)。 由無組織廢氣監測結果表明,廠界無組織顆粒物濃度能夠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1.0mg/m3)要求;廠界NH3應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1要求。 3、廢水 項目廢水主要為設備清洗廢水、發酵廢氣吸收廢水,均作為有機肥原料回用,不外排;項目不新增生活污水。 4、固體廢物 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為一般工業固廢,包括廢包裝材料和除塵粉塵,不新增生活垃圾。 (1)廢包裝材料 進廠袋裝、桶裝原料使用后的空桶、空袋等列為廢包裝物,收集后外售給廢品收購站。 (2)除塵粉塵 項目加料及篩分過程中會產生粉塵,經集氣罩收集通過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排放,布袋除塵器收集的粉塵主要為豆粉和輕質碳酸鈣,作為微生物肥的原料回用于生產。 5、噪聲 本項目新增噪聲源主要是混料機、篩分機、空壓機、造粒機、上料機等機械設備運行噪聲。將生產設備設置在車間內,合理布置各類噪聲源,并采取消音、隔聲、減震等降噪措施。生產實行白班制,夜間不生產。根據驗收監測數據,廠界晝間噪聲能夠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要求(晝間60dB(A))。 6、環境風險 本項目發生風險事故的概率很小,在建立健全相應的防范應急措施,項目管理及運行中認真落實工程采取的安全措施及安全設施和安全對策后,風險事故隱患可降至最低。 根據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和現場檢查,該項目環保手續完備,技術資料齊全,能夠按照項目環評及批復的要求進行建設;各項污染物環保處理設施完善,且正常運行;調試期間,廢氣、廢水、噪聲等現狀監測結果基本滿足達標排放要求,固廢得到了妥善的處置,項目滿足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條件。 二、建議 1、加強對各環保設施的管理,提高職工環保意識,落實各項環保規章制度,將環境管理納入到生產管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 2、定期委托有環境監測資質單位進行環境監測,確保達標排放。
|
















